拾金不昧的好少年 雅臣学子争典范
姜伟博,今年13岁,五常市雅臣小学校5.3中队少先队员。在学校,他是一个品德高尚、德行兼备的好少年,与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平时,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去特殊教育学校看望特殊儿童;参加冰上乐园锻炼意志等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号召和引领下,他总是争先恐后的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说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他知感恩、存感激,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多么善良的好孩子啊!在家里,他是一个聪明、孝顺、痴迷书籍又暖心的男孩儿,在妈**影响下,他爱上了中华传统文化。文武兼修,圣贤的智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德行。2018年5月16日晚,伟博和妈妈上完太极课,在书室阅读一直到21点,离开书室和妈妈一起打车回家。坐进出租车他突然发现后座上有一个被人遗落的手包。伟博和妈妈马上和出租车司机商量,他们按照包里的线索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失主,并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将捡到的手包送还给失主金先生,金先生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立刻拿出一些钱要给伟博,孩子坚决拒绝。失主金先生一再追问伟博的姓名,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肯告诉他。后来在失主金先生的再三追问下,妈妈说出了学校的名字和班级。伟博说这是他应该做的,老师说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小事一件,不必感谢。2018年5月17日上午,雅臣小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将手包遗落在出租车上的五常市市民金星先生。他把一封用毛笔书写的红色感谢信送到了教导处,为了感谢雅臣小学校五年三班姜伟博同学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金先生一大早专程亲自来到雅臣小学校致谢,并不停的称赞他:雅臣学子好少年!伟博做了好事后十分低调,从未向任何人提起,金先生当面感谢时,他还害羞地笑笑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就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儿。”班级同学听说姜伟博的义举后,不禁为之鼓掌、点赞。
热心公益女企业家 把诚信视为“命根子”
张雪莲,女,今年46岁,宾县龙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张雪莲,宾县政协委员,所经营的企业多年被评为省市级酒类行业诚信企业,热心公益事业,与1名贫困学生以及1户贫困家庭结成长期的帮扶对子。“点滴做起,酿**心”,公司每年专门有万元以上的扶贫资金,投身公益事业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她自成立公司以来,首要的就是牢固树立、“诚信经营、诚信兴业”的经营观念,把企业信用视为命根子,时时刻刻向创名牌产品一样重视企业诚信理念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结合起来,以爱心,孝心,仁心,实心,恒心,衷心,信心、同心等八心,为公司文化内涵。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塑造公司氛围,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导向,使公司从上到下树立守信光荣、违法失信可耻的观念,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融入日常管理管理规范中。2013年龙达升级改造,打造电子商务运营方式,实行020即时消费、即时配送平台,以资源整合到开放合作,平台共享营销理念,帮助扶持区域传统酒行和下岗职工,实行酒业公司互联化零单消费,会员受益。2006年,她本人被团县委授予“十佳创业青年”荣誉称号。
打造农村种植业新格局的诚信领路人
孙景祥,1957年6月出生,方正县会发镇永丰村孙大院屯屯长、方正县孙家大院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孙景祥同志于2011年任孙大院屯屯长以来,热忠于党的事业,扎根在孙大院屯,时刻不忘上任时“领着老少爷们共同致富”的承诺。不仅为屯内百姓生活谋幸福,同时也为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孙景祥的带领下,现在的葡萄产业已成为孙大院屯乃至永丰村的标志性产业。2010年,他积极与在上级农技部门工作的亲属沟通,组织屯内有意向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的农户到省农科院园艺所进行考察学习,他与村民们一道学习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掌握了一定的管护和销售方法,加之孙大院屯原有的室外葡萄种植习俗,葡萄产业就这样,在他的带领下萌芽在孙大院屯。2011年,已经有10余户村民经营起了温室葡萄种植产业,但是规模不大,产量不高。孙景祥同志就积极与镇内争取,引起了县农委对葡萄种植产业的高度重视,于2014年春季为孙大院屯提供免费葡萄棚架50余栋,使其规模壮大到41户、68栋大棚,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丰产年可产葡萄15万余斤。葡萄的产量上来了,但销售确是个大难题。起初,他带领种植户到县内早市卖,价格3-5元不等,但是销量不高,群众认知度也不高,不少葡萄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很多的破损,还有的葡萄都烂到了棚里,很多种植户能把成本挣回就已经是不错了。面对困难,老孙没有忘记当初许下的诺言,“咬紧牙关,咱说道就得做到。”2015年,他组织成立了葡萄种植协会,其他种植户也相继成立了三家葡萄种植合作社,并且他根据孙大院葡萄品种多且杂,适合采摘,不适合集中销售的特点,积极向镇内提意见,要求镇内大力扶持葡萄种植产业,并且举办葡萄采摘节,镇领导高度重视,帮助协会和三家合作社一道成功举办了首届孙家大院葡萄采摘节,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打响了孙大院葡萄走出屯子,走向全县乃至更远范围的第一枪。种植户的葡萄仅在采摘节前后不到十天便已卖空,价格也从5元提升到10-15元一市斤,为种植户平均每户增加收益1万余元。2016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扶持下,在孙景祥的带领下,合并原有的三家葡萄种植合作社为一家,成立了以孙景祥为理事长的孙家大院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主要成员到勃力县学习葡萄种植的相关经验,引进了很多优良新品种,改进了种植技术,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葡萄采摘节,影响力继续扩大,葡萄销量连年提高。他又积极与县农业开发办联系,争取到了葡萄产业园20栋温室大棚建设项目落地孙大院屯,项目于2016年秋季开始动工。已经将近60岁的他,作为一名老党员,始终把党的宗旨和诚信待人的准则铭记于心,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大院葡萄产业已成为会发镇的特色产业最大亮点,引领全镇乃至全县葡萄产业不断壮大。同时,在屯内其他工作中,譬如美丽乡村建设,他身赴一线,亲自出工,并且组织群众打扫卫生、装运土石、栽花除草,经常能在屯内的巷路边看到草帽下他被夏日晒得黝黑的脸,仍在为屯内哪条路没干净、哪块花缺水而想着办法。孙景祥同志的政治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且有一定参政议政能力,鉴于现实表现情况,因工作需要,推荐其为方正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
以诚信之心为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好主任
柴晓红,1974年7月出生,南岗区奋斗路街道分部社区主任。柴晓红同志自2013年到社区工作以来,她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她吃苦耐劳、谦虚谨慎、诚信肯干工作作风,热情和善、真诚待人的工作态度,受到社区领导和辖区居民的好评。在工作中,她深入居民之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诚心实意地为居民服务,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三年来,她共为居民做好事,解决实际困难20余件。她管辖片区有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近300户,为了能够快捷方便的为他们服务,密切与他们联系,利用网络建立了居民微信群,目前已经有70多名居民加入其中。通过微信群,及时了解居民的诉求,为居民解答相关政策,先后为居民解决了声控灯不亮、防盗门损坏等问题,回答居民计生、保障性住房等政策咨询,受到了居民的好评。组织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庭院环境治理、清理冰雪等义务劳动中,我将居民们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上传到共享中,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传递着正能量。同残疾人、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交朋友,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坚持照顾身患癌症老人王淑兰,利用午休时间到老人家买菜,做饭等,让老人感受到子女般的贴心温暖,还连续两年为老人订阅了《生活报》,动员网格信息员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增进了邻里互助。社区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居民间时常为发生理短矛盾和纠纷,在工作中,她准确的把握居民矛盾纠纷的特点,发现纠纷及时调解,她调解纠纷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令人信服。3年来她共调解纠纷数40余起,维护了分管片区的稳定。社区工作工作量大,任务多,事务繁杂,在工作中,她顾全大局,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并动员家人参加到社区建设中。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房屋装修、房屋买卖再装修增多,一到装修季节,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堆积在庭院中。有些居民还趁着夜黑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到处乱丢,严重影响了庭院环境,居民意见很大。为了使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她通过不间断的走访,及时发现,及时联系,及时协调事主清运。如遇到不配合的事主或找不到事主,她就自掏腰包,联系清运车辆,把垃圾及时的清运出去,使庭院保持整洁干净。在我市创城期间,每当爱人和孩子放假时,她就动员他们一起清理楼道内的小广告,并从家中搬来梯子,购买绳子和铁丝,把单元中的供暖管线全部用胶带缠好,将杂乱的网线和电线重新捆绑在墙壁上,使单元变得整洁。在清理冰雪中,他们一家更是全家总动员,每场必到,每场必清,每场必扫。在平时的工作中,如发现单元中的声控灯坏了,她买来灯泡、电线、灯座等和爱人把声控灯修好,确保了居民安全出行。有的庭院大门没有锁,她就买来锁头,将大门锁好,保证了庭院安全,被居民誉为“庭院的好管家”。2013年10月,社区成立了“四点半课堂”,解决中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课堂成立之始,她主动向社区领导请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挑起了义务承担了课堂辅导担子。在来社区工作之前,柴晓红曾做过小学生课外辅导工作。由于课改,她以前的辅导经验已经不适应当前教学要求,而且“四点半课堂”的孩子学年不同,学校不同,作业预留不同,这增加了辅导的难度。为了适应新的课改要求,提高辅导水平,她通过购买教学书籍,向书本学,走访辖区学校,向教课教师学,并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学习备课,有时到深夜才上床休息。就是凭着这股韧劲、钻劲,在较短的时间内,她完全掌握了新课改内容,并按照新课改的进度为学生进行辅导,她还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年期末,在“四点半课堂”辅导的孩子,考试成绩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做一家“老百姓信得着”的馒头店
胡翠荣,女,50岁,道外区滨江街道大方社区居民,大方里103栋韩老二馒头店店主。她的馒头店始终秉承“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经营理念。坚信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踏踏实实做人,平平凡凡做事。自韩老二馒头店开张,转眼间已有6年了,店虽然不大,但每天来来往往,欢声笑语,人也不断。既然是顾客,总有挑剔一点的,她总是面带微笑,微声询问缘由,从没有过不耐烦,对所有的顾客一视同仁是她的待客之道。她的座右铭和小店名一样的接地气儿——“我要做一家老百信信得着的馒头店”胡翠荣和爱人一起经营馒头店,爱人在家排行老二,夫妻二人就起名为韩老二馒头店,以经营馒头为主间小吃。每天天刚亮夫妻二人就开始忙碌者揉面、上屉蒸馒头,韩老二馒头从不添加添加剂都是夫妻俩亲手做的纯碱馒头,夫妻俩把顾客当成家人,夫妻俩一心想着怎么把店经营得更好,小店不大口碑却很好,讲信誉,明码标价。他们始终秉承“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经营理念,饭菜顾客不满意的,马上无条件更换,顾客提的意见的,牢记于心,过后改善。对顾客笑脸相迎,让顾客吃得放心,消费得放心。诚信是他们经营的服务理念。经营饭店以来, 严把质量、卫生关,讲信誉,明码标价,绝不多收顾客的一分钱。夫妻俩始终坚守诚信服务的信念,提升服务水平、菜肴水平、环境卫生水平、设施设备水平等,她经营的馒头店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为方便过往环卫工人,夫妻热心欢迎过往环卫工人在饭店里小憩、喝茶,真诚的服务与态度为她赢得了不少的人缘,生意做得有滋有味.诚信放在利益前头。诚信是做生意的生存之本,诚信,是发展的灵魂。诚信是无大小之分的,无论是大生意,还是小生意都应该遵守,然而正是这个美德让夫妻俩获得了信誉,同时也赢得了生意和顾客,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夫妻俩正是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诺的做人准则、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行得到了顾客的赞扬。面对别人的夸奖,夫妻俩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多年来从不卖过夜的馒头和饭菜,每天卖剩的馒头和饭菜夫妻俩都免费的送给桥头工作的民工。夫妻俩经常说踏踏实实做人,平平凡凡做事诚信经营做有良心的经营者。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一个守信用的人往往会被他人所接应。诚实需要勇敢和谨慎,信用需要坚持和完善,只有做到这样,自己才能完完全全的是诚信的人。诚信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欺骗他人、不守信用,一个无诚信的人就是丧失了品德,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可以说就是骗子,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他人的信赖,在社会上也无法立足,这样的人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不管我们在哪里,都要具备诚信。她每天忙忙碌碌,日子过的充实有奔头儿,平淡的日子还在重复,的生活还在继续。
做人踏踏实实 做事诚实守信
金国荣,女,出生于1965年5月,道外区滨江街道保障社区居民。多年来,金国荣始终践行着“尽本分、守信用”的行为准则,教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取信于学生、家长和同事。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多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诺言的行动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有人说,诚信是和熙的春风,带给大地无尽的暖意,有人说,诚信是夏日的雨水,带给人们无尽的凉意。而对金国荣来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弃的人生契约。她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却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坚持诚信待人多年来,金国荣一直用诚信来面对每一个同事、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学生,尽心尽力为学生、为家长、为同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答应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谁需要帮忙,就主动去帮忙。工作时与同事诚信交往,做到“四个互相四个不”,即:互相支持不争利,互相信任不怀疑,互相尊重不挖苦,互相配合不推诿。正是因为高度地彼此信任,同事之间的工作总是十分默契,合作起来时那么愉快。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对金国荣的评价都很高,他们觉得金国荣是一个信得过、靠得住的人。在家长眼中,金国荣是个热心肠的人,不管是当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哪个家长到学校找学生、问事、送东西、接孩子或孩子生病需要照顾,或者临时有事,她都主动上前询问、帮助,每每家长需要帮助的时候碰见她,她总是热心承诺“把孩子交给我,忙你的去吧,请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深得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欢迎。1990年那时金国荣正带初三班的学生,正是升学的关键时刻,发现班上一个来自外县的女生跟往常不一样,忧郁、注意力不集中,后询问才知其家长身患重病,在医院住院治疗,金国荣主动带头捐出200元并带动全班捐助并和对她谈心,经过疏导和鼓励,学习比以前更刻苦,成绩进步很大。从当教师的那一刻起,金国荣就时刻对学生报以诚信。她经常和学生约定,如果孩子们有进步,就会奖励孩子们,或是一个红星,或是一段批注,学生们也特别信任她,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存放在她这里,有时会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都交给老师保藏。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可能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可她却从来都没有当小事情看过,把学生们的信任看得很重。因为她爱学生,爱教育事业。这份爱使她常常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捐助给特困家庭的孩子,或是一顿午餐、或是一双袜子、或是一件衣服、或是一个记事本,她用自己的爱和行动诠释着一个教师的诚信品质。2.坚持诚信从业坚实的教育能力基础,是家长信任的源泉。作为一个教师,金国荣认为学生们的淘气、不听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对自己失去信任,领导和家长对自己失去信心。要取得大家的支持和信任,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初为人师时,教育教学还不熟练,金国荣总是进行二次备课,二次讲课,不厌其烦地主动找领导同事听课、评课,请同科老师听课,她的诚恳得到了赞扬,也使得她的业务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快就在学校成为了教学骨干。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让学生信服,就要以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作为教师,金国荣从不为追逐“名利”而弄虚作假,而以“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启迪学生,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她认为“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她时刻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传授知识,更以自己的“道德品质”来感染和激励学生。除了自己份内的工作,学校其他分配布置的任何工作她都能认真去做,从不推诿,不讲条件,真正做到了“大事和小事一个样,讲台上的工作和讲台下的工作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答应的事就要努力做到”“做人要真诚坦荡,做事要诚实守信,无论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诚信工作的同时,金国荣也积极为创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曾两次义务献血,给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困户等捐款捐物。多年来,她依然坚持以一颗诚信的心来面对自己的事业,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诚信是一种责任,守信一种美德,合起来是一种力量。尽管金国荣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平凡的事迹中却透着点点感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虽然已经退休很多年了,但她坚持以一颗诚信的心来面对自己的生活,把诚实守信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行动上--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
心系群众 用诚信赢得尊重
张静,女,1959年6月生人,现年59岁,家住道里区上游街72号601室,是通江街道上红社区辖区居民,也是一名优秀的老党员、一位热心称职的居民小组长。2014年,退休于哈尔滨市石油公司。张静阿姨退休不退岗,原本应该在家安度晚年的她却将退休生活献给了社区和左邻右舍。她为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多年来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邻里和社区,赢得了大家对她的信任和敬佩,她的热心善良也为身边的居民默默的做出很多贡献。她常说“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退休也不能让自己失去价值。”带着奉献的精神,多年来张静默默为邻里街坊服务。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她及时下达党和政府的政策,及时将党员、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按时转达给社区,以便领导及时掌握情况。前两年***活动频繁,她经常会在楼道里发现一些反动宣传单,她平日里就在家里备了些涂料,发现有喷涂或者张贴的***宣传品后,就及时用涂料把字涂上。平时有什么情况及时反映给社区领导,使得社区领导能够及时的掌握信息。有一次,一个说有外地口音的人到上游街70号院内,看到张静坐在院子里的凉亭乘凉,借着问路的机会想打听院内的情况。张静觉得这个人行为可疑,便问他要找谁,要办什么事,可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情况,张静说要带他到社区和派出所寻求帮助,可这个人却再三推诿,急急忙忙的离开了。正是因为张静的细心和责任心让70号庭院充满安全感。社区每周召开一次党支部例会,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她坚持每周必到社区参会。张静还主动联系其他老党员,一起组织和参加各种党支部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也时刻鼓励他们即使退休也不能脱离党组织,积极参与为社区的平安和谐献计献策。上红社区六十五岁以上的党员占大多数,这些老党员年龄大多行动不便,每当她们有什么事情,发放退休福利、报销供热费此类事情时,张静都协助社区帮忙给辖区老党员打电话通知,张静将住在附近的老党员约到就近的同一地点,她说大家在一起有什么突发事情可以一起相互照应。有时一些老党员因为有事不便,都会让张静帮忙代领,还有的老党员会把党费交到张静手中,让张静代交到社区党支部。张静为人诚信,得到了身边人的信任。小区内的凳子坏了,张静怕别人被坏凳子刮伤或坐上摔倒就自己默默的修理好了;邻居有些小纠纷,张静都出面帮她们调解,实在解决不了时,张静就给社区主任打电话,一起解决矛盾。2015年冬天,院里的一位空巢老人摔伤住进医院,张静亲手制作了一个捐款箱,发动了院内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爱心捐款活动,在五天的时间里,共筹得善款两千余元。张静提议将善款放到社区主任那保管,可是老党员们都说“放在你那我们一样放心”。正是因为张静平日里诚实守信的作风,赢得了辖区居民对她的信任。张静带着大家捐赠的钱,又自掏腰包买了水果,和社区主任一起到医院探望空巢老人,送去了各位老党员对她的祝福。2016年4月,社区开展了一项“儿童之家”活动,针对七十六中学的学生,放学后可以到社区写作业,借阅书籍,在社区等候家长节接回家。社区主任和街道领导申请,让张静来当一名党员志愿者,义务的接孩子放学,并在社区看护孩子们学习。张静的为人让左邻右舍都有充分的信任,他们在不方便接孩子放学时就会联系到她帮忙接到社区,两年来,张静始终做到认真负责的将孩子们接到社区,看护他们写作业,还给他们做功课辅导,她的热情和悉心关怀也让孩子们和她成为了交心的朋友。张静就这样每天默默的做着一些平凡的小事,用她的真诚和热心为大家奉献着,也用她的诚信为大家送去信任。正因为上红社区有着这样一位热心善良,诚实守信的张静阿姨,才有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才有社区的和谐安宁。
以诚信铸造品牌,让百姓吃上放心粮
张芳,1986年5月出生,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芳出生于黑龙江省方正县一个小山村,大学毕业只身一人创建和粮农业,12年来来,公司从一无所有逐步发展到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现有资产总额15000万元,建有三家大型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基地面积173000亩,带动基地农户4500户。多年来,她不忘初心,创新务实,诚信为本,品质为先,坚守底线,感恩奉献,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夯实基础,诚信求实,与时俱进”的宗旨,用诚实守信提高产品知名度,在产品质量、综合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完善,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至诚可信的良好形象,夯实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产品符合绿色有机食品要求,张芳同志带领企业实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战略管理,基本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管控体系。有一次,客户到企业考察,提出要到种植基地参观,当在田间看到工人正在人工除草,非常惊讶,表示“现在己经能实现大面积机械除草为什么还要人工除草?”公司董事长张芳说:“我们企业追求的是有机产品质量,人工除草更能保证有机产品品质。”2015年,公司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设立实体旗舰店,并重金打造线下加盟体验店---“和粮好客”,专注于本地化与产品体验。在实体体验店,企业专注于食品本身的品质,仅用普通的家用电饭煲将销售产品煮熟给用户进行现场体验,很多客户表示:“在吃的上我们不怕花钱,就怕吃的不健康,和粮大米口感好,性价比高,有机绿色健康看得见。”为了推动公司服务水平的提升,张芳本着“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服务理念,从每一位员工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用贴心、专业的优质服务、留住每一位顾客。先后入驻了淘宝,天猫,苏宁,京东等8大电商的主力销售平台,又与大润发飞牛网,工商银行融e购,地道龙江等百余家第三方运营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互联网将和粮产品迅速传递给更多的顾客。用高品质的产品覆盖社区便利店,服务周边群众,以点带面扩大销售网络。借助分销模式迅速占领市场,减少公司运营成本,提高推广效率。打响和粮品牌知名度,通过客户的口碑传播增强对和粮品牌的认同感。为让线上用户切实感受到和粮农业的诚心,公司将绿色食品证书、有机产品销售证等经过相关部门认证的证书在电商销售平台公示。同时,注明不同地区的快递运输时限,在运送上要求必须在时限期内送到,且由售后客服及时让客户反馈意见。为确保在时限期内运送到客户手中,与多家快递公司合作,确保运送满意度达到99%以上。对于每一笔电商订单交易,无论客户是否需要,都开具并邮寄发票,有很多人觉得不能理解,但是客户的评价却非常高:“网购这么多次,这是第一个公司主动寄来发票”。为带动企业职工参与到诚信文化建设中,张芳同志带领员工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载体活动,把员工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一月一内容、一月一形式、一月一活动”,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风采展示、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营造一种学习诚信和践行诚信的良好风气。同时,致力打造“诚信待人,亲如一家”的“家文化”,每年三八节、六一儿童节、中秋、春节等节假日,张芳同志都会拨付专款购置礼品、发放福利,并建立“手拉手”帮扶学习模式,指定由优秀员工担任导师,对新员工进行思想认识、专业技能、服务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传、帮、带,帮助员工共同成长进步,为打造企业诚信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报社会,奉献爱心,是张芳同志诚信经营的重要体现,在创建之初,张芳同志就明确提出,无论未来发展如何,都一定要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和粮农业是一个注重诚实守信的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张芳同志还不遗余力的从事公益事业,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为灾区损款,2006年至今为多名困难大学提供学费资助,2010为云南贵州留守儿童生活学习资助,2012年至今每年为哈尔滨市香坊区白毛小区贫困居民捐款捐物,2017年,为黑龙江省金秋助学行动捐款捐物,同时,还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号召身边的成功人士,带领企业员工,共同投身公益事业。“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创造更大价值的社会资源;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获得成就的高低,而在于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永不止步,更上一层楼。展望未来,我和我的同事将坚持以企业为平台,以拓展多格局的市场为新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把和粮打造成中国优秀的绿色粮食品牌。以将企业的不断壮大,报效家人、报效员工、报效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刚过而立之年的张芳如是说。